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欧领导人会晤等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成功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多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拓展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人民币),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完善“访调对接”。利用市乡村三级矛调中心,积极探索,畅通信访矛盾调解通道,不断创新,完善访调对接机制,引导律师参与,推动信访矛盾依法化解。2022年“访调对接”共受理纠纷22起,均得到妥善处理;深化“诉调对接”,积极与市人民法院新设的基层法庭沟通联系,在基层法庭设立诉调对接窗口,实现了与基层法庭之间无缝衔接,切实做好诉前调解和诉中调解;“诉调对接”共调解成功案件809起,司法确认94起。加强“公调对接”,与各派出所协同调解,通过随警调解、现场调解、坐班调解、联合调解,对民事纠纷、轻微治安案件就地化解。2022年人民日报刊发的《山西运城推进基层治理一窗办理化解纠纷》,积极宣传河津市在“公调对接”案件调解中邀请人民调解员、法官、律师、社区工作人员与公安民警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三调联动机制作用的结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家政服务如何让消费者用起来放心?固然要靠行业监督,但根本上还需要从业者自身的职业精神和内驱力。记者了解到,广东市场上的家政公司有两种主流的发展路径:员工制与中介制。尽管员工制目前在市场上占比不高,但却是广东努力引导的方向。不久前,广州出台了员工制家政企业补贴政策,平均每年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安排约5000万元,覆盖全市300家以上员工制企业和20万余名从业人员。佛山、东莞等地不少家政龙头企业也在政策激励下积极推行“员工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