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实践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我理解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理念上,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这三者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在道路和路径选择上,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三是在方法上,我们强调系统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一带一路”倡议提倡包容而非排他,面向所有国家开放,并不寻求建立排他性的联盟或“中国俱乐部”,不以意识形态来区分各国,也不玩零和游戏。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国不会被迫在不同国家之间选边站队。相反,“一带一路”拥抱那些希望加入共建的国家,追求共同发展和经济进步,希冀建立一个拥有更光明未来的世界。因此可以说,它是迄今为止设想和实施最全面、最友好以及最具包容性的宏大倡议之一。事实上,诸如像菲律宾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并认为这令人耳目一新。

五年来,我们坚持心系“国之大者”,紧扣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针对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针对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全局性问题深入调研、积极发声、履职建言;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民建中央在过去五年确定的调研题目是围绕“推动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形成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这些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