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网络法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比如,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网络“人肉搜索”等不良现象,我国就先后通过修订现有法律,制定专门法律和条例相结合,构建出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体系。在2009年、2015年通过《刑法修正案》,设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2020年审议通过《民法典》,对民事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作了系统规定。在网络专门立法中,2012年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6年制定《网络安全法》, 2021年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乌克兰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也得到了乌克兰的赞同和积极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高访消息发布之前,中乌外长也通了电话。电话中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介绍了乌克兰危机最新情况及和谈前景,感谢中方向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表示中方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体现了推动停火止战的诚意,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

一是靠过硬的政治合作水平。中俄关系发展有其内在逻辑,不受第三方影响或胁迫,走出一条君子之交的光明大道。中俄均为世界大国,又互为最大邻国,有着平等信任、守望相助、合作共赢的传统友谊,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传承不断。发展高水平的中俄关系符合中国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两大优先方向,同时也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和人民意志,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