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搭或融合,综艺或文创,这未尝不是传统艺术陷入的传播焦虑,“新潮”“爆款”和“流量”的尽头,是不是还得回望传统艺术的本体呢?为了抵达更多受众的“七十二变”固然是一种自信,但相信古老的审美资源能冲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也是一种自信。毕竟,繁花似锦的破圈和出圈之后,总还要更多人进得园林,才知春色如许。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发布《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家庭托育点是指利用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场所,且收托人数不应超过5人。这为促进家庭托育点规范发展、化解婴幼儿托育市场的供需矛盾,提供了新的政策指引。

具体来说,哈尔滨明确了11类编外人员:1.超出员额控制标准的编外用人和行业专职人员;2.行政执法、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涉密等岗位使用的编外人员;3.临时性、阶段性工作已完成、合同已到期未再续聘的编外人员;4.人员使用与审批岗位不一致的编外人员;5.主动离职、考核评估不适岗的编外人员;6.既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又未实行劳务派遣的编外人员;7.可以通过社会化服务外包的保安、保洁、绿化、食堂等岗位的工勤人员;8.已推行社会化服务外包仍自行聘用并混合使用的编外人员;9.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编外人员;10.医院、高职高专、公证处、仲裁办等用人主体要结合专业和实际需要,自主开展自聘人员清理规范工作,并逐步将已自聘人员转化为社会化服务外包形式;11.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