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市律师协会妇工委主任余婷看来,法律援助触角的不断延伸,是保护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权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她说:“2021年7月,中山市司法局在市婚姻登记中心建立‘平安家庭建设工作室’,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普法宣传于一体,减少家事纠纷演变成为民事诉讼案件甚至‘民转刑’等恶性事件的可能性,为推动构建和谐家庭,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巨型的超级杂交稻种子墙生动展示了我国杂交水稻的辉煌成绩,丰富的照片图文为公众呈现出中国杂交水稻技术远播世界的图景,互动型展品则让公众在有趣的科学体验中收获知识。杂交水稻攻坚亲历者颜龙安院士、谢华安院士、李必湖教授等为公众深情讲述了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的鲜活故事和感人事迹。人们驻足在袁隆平院士手模和雕塑作品以及科学家寄语墙、留声墙前,表达对老科学家们的敬意。

“上午接到银行贷款中介的电话,中午接到房地产企业的营销电话,下午旅游公司、教育培训企业电话一个接一个。”这是北京一位白领的日常生活写照。作为前数字经济时代的都市人,数据泄露带来的困扰始终挥之不去。互联网时代我们在很多地方留下了数据,这些数据一旦泄露,私人生活完全可能曝光在别人眼底下,比如什么时间用电脑、洗衣服、浏览了什么网站、买过了什么东西……一旦被商家违规获取,比如用来做“大数据营销”,后果更难预估。据《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国内10.26亿网民面临各式各样的隐私数据泄露风险。在此背景下,隐私计算登上舞台。什么是隐私计算?通俗而言,就是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对数据分析、计算,这个过程中确保了“数据可用不可见”“原始数据不外泄”。传统数据的计算方式下,存在不可用、被滥用、被转卖的风险。数据所有方往往不敢共享、不愿共享,而隐私计算让数据“可用但不可见”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建立了信息安全的基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