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劳动力素质持续提升。在人口数量红利趋于下降的同时,人力资本质量的红利正在显现。2012—2022年,我国毕业大学生数量累计超过8700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上升到14年,科研人才数量稳居全球首位。二是资本丰裕度明显改善。资本积累及其有效配置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国民储蓄率为45.6%,比其他主要经济体高20个百分点以上。我国资本形成额占全球比重已从1978年的0.7%上升至2021年的29.6%,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缺口明显缩小,资本积累及其有效配置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必要条件。三是土地高效利用和再配置空间巨大。目前我国还有不少未利用土地和大量低效利用土地,土地资源盘活利用、城镇用地结构优化等将大幅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四是数据要素潜能正快速释放。我国数据资源丰富,数据产量已超6.6ZB,全球占比近10%,位居世界第二。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经深度参与各行业的价值创造与升级发展,能够为我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我叫王雄德今年62岁,从部队当兵回来之后,我爱上了收藏,我收藏的范围比较杂,乡村记忆这一部分比较多,越收越多,东西也没地方放。再加上我是一个病号,为自己的身体也比较担忧,就想有生之年这些东西得有一个归宿,就有这么一个心愿,最后就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给了一块地方,就把这5000多件藏品收藏起来了。

“小到健康饮食、科技产品使用、个人隐私保护、就业岗位选择,大到社会公众事务的判断,科学的思维模式很重要。科技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影响已经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普通人是躲避不开的。科学教育无论从个人生活决策上,还是个人职业发展上,都有极大的帮助。具备相当的科学素养,才能在未来社会变化中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发展和更好地适应社会。”刘兵分析道。
